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進行經濟數據例行發布,我們邀請到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先生。
現在,先請王令浚先生作介紹。
海關總署副署長 王令浚: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首先由我向大家通報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情況,之后由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外貿規模穩定增長。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站穩20萬億元的臺階,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二是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同期,對歐盟、韓國、日本等進出口都實現了增長。
三是出口動能向優向新。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四是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隨著“兩重”“兩新”等政策持續發力,二季度進口轉為正增長。上半年,我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較快增長,原油、金屬礦砂等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量增加。
五是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值近6成。
總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頂壓前行,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成績實屬不易。取得這樣的成績,根本在于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也離不開各地各部門聚力攻堅,離不開廣大外貿企業、外貿從業者的應變求新。但也要看到,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國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忠誠履行守國門、促發展職責使命,深化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積極發揮海關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樞紐作用,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更嚴打私推動外貿穩量提質,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謝謝。
周建設:
謝謝王令浚先生的介紹?,F在請各位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剛才介紹了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的基本情況,請問對此有何評價?具體有哪些亮點,還有積極變化?對于下半年的外貿走勢,又有怎樣的預期?謝謝。
王令浚:
謝謝。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我國外貿保持較強韌性,實現總量增長、質量提升、變量可控。
首先是總量增長。我國進出口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億元。進入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這三項指標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而且增速都在回升。具體看,6月份的進出口規模3.85萬億元,增長5.2%,規模是歷史上月度進出口的第二高位。其中,出口2.34萬億元,增長7.2%,增長比較快的有,電子元件、船舶等;進口1.51萬億元,增長2.3%,增長比較快的有,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干鮮瓜果等。
其次是質量提升。我國外貿企業抓住全球能源轉型新趨勢,持續增加優質綠色產品供給,加速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上半年,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最近大家可能都在關注“機超”,也就是機器人足球賽,從跳舞到馬拉松再到踢足球,機器人越來越多才多藝,充分體現了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創新活力。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61.5%。烹調、清潔、送餐、娛樂等機器人越來越智能,為全球消費者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最后是變量可控。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我們不斷擴大“朋友圈”,拉緊經貿合作紐帶,大力提振企業信心,共同應對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在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實現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芭榔逻^坎,關鍵是提振信心”。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信心都連續兩個月回升。
當前,個別國家濫施關稅,違背國際貿易規則,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近期多個國際組織都下調了今年全球的貿易增速。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謝謝。
閃電新聞記者:
從剛才通報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表現良好,能否進一步展開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謝謝。
王令浚:
好,謝謝,請我的同事呂大良同志回應。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
好的,謝謝您的提問。我國提出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以來,在共建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合作成果。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7%,占外貿整體比重達到51.8%,展現出三方面的積極成效:
一是貿易聯系更趨緊密。我國與共建國家加深協作,推動建設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最新國際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共建國家間的貿易已經占共建國家貿易總值的半壁江山,較倡議提出首年的2013年明顯提升。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的電子元件、電工器材,進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存儲部件等均保持了較快增長。
二是發展合作更加深入。我國實施的一系列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有力支持了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上半年,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機械,促進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風力發電機組、儀器儀表等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時,我國也積極擴大自共建國家進口,上半年與共建國家簽署農食產品準入文件32份,比如說,贊比亞的夏威夷果、哥倫比亞的鮮食香蕉等優質農食產品獲準輸華。
三是互聯互通更加立體。近年來,絲路海運、空中絲路和跨境公路加快發展,上半年我國對共建國家水路、航空、公路進出口分別增長4.3%、9%、16.4%。同時,中歐班列、中老鐵路等跨境鐵路運輸也持續發力。海關積極優化班列監管,持續提升跨境通關的效能。在古代,商隊從長安出發,往往要歷時數年才能將中國的茶葉、絲綢運抵歐洲?,F在,從西安始發的“長安號”班列,只需10天左右即可跨越山海、連通歐亞,讓各國的好貨雙向奔赴。上半年,我國與共建國家經鐵路運輸進出口干鮮瓜果、食用油、化妝品等都快速增長。
下一步,海關將繼續立足職能,深入落實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深化與共建國家在口岸管理、供應鏈互聯互通、農食產品準入等領域的合作,促進貿易發展和安全暢通,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海關力量。
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上半年,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增長,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請問海關總署在提升貿易便利化程度、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對企業的實際幫助體現在哪些方面?謝謝。
王令浚:
請呂大良同志回應。
呂大良:
好的,謝謝您對海關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的關注。為了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海關總署牽頭,會同20個部門及25個試點城市,今年4月啟動了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推動29項措施落地落實,努力營造更加快捷便利、更加暢通高效、也更加協調透明的口岸營商環境,激發企業活力、穩定外貿增長,目前看取得了積極成效,體現在:
政策供給加力。我們精準回應企業訴求,促進新業態發展。優化調整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產品目錄,試點支持綜合保稅區外符合條件的保稅維修項目發展,上半年全國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貨值2569.9億元,增長7.5%。我們還擴大“鋰電池循環包裝檢驗模式”試點,對“藥食同源”商品試點實施分類監管。
跨境物流提速。我們優化監管模式,簡化通關流程,大力推進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持續提升航空口岸通達效率。加強對重點港口集裝箱裝卸量變化監測調度,深化進出口貨物“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離港確認”等監管模式創新,積極推進鐵海聯運“一單制”“一箱制”,上半年全國水運進出口集裝箱裝卸量6741萬標箱,增長11.3%。
貿易環境更優。我們大力推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國際合作,與世界海關組織聯合搭建全球“智慧海關”在線合作平臺,目前已經有141個國家和地區海關注冊加入。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開展進出口貨物雙向“一單兩報”,實現電子證書線上交換、聯網核查,推進信息實時更新共享,“單一窗口”跨境聯通進一步擴大。
通關成本降低。我們深化對“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企業聯合激勵,為AEO企業提供融資授信、融資擔保、出口信保等優惠便利措施3776家次。拓展“內外貿同船”業務,開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這里,我還想向各位記者朋友介紹一個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舉措,就是海關總署已上線進出境郵件“一站式”辦理平臺,幫助用戶“高效辦成一件事”。用戶可以通過網頁、APP、微信小程序三種渠道,查詢進出境郵件通關狀態,辦理申報、繳稅、申請退稅等海關手續,有效節省通關時間,減輕了以往委托代辦產生的經濟負擔。歡迎大家需要時使用,并提出寶貴意見。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在政策措施的精準落地上下功夫,在成效評估和復制推廣上下功夫,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推動專項行動走深走實,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謝謝!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今年以來,中國進口出現負增長的原因是什么?下半年進口的前景如何?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剛才王令浚副署長通報了上半年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情況,包括規模和增速。今年上半年的進口增速,是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作為大宗商品的進口大國,大宗商品約占我國進口總值的3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進口增速的影響較大。上半年,我國原油、鐵礦砂、大豆這三種商品進口均價同比跌幅都超過1成,拉低了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
對進口,我們既要看增速,也要看走勢,既要看價值量,也要看實物量。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二季度進口轉為增長,而且主要是數量增長拉動,是實打實的增長。
一方面,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帶動設備和零部件進口回升。近兩個月,我國制造業PMI連續回升。二季度,我國高端機床、電子元件進口增速較一季度分別加快了13.9個和7.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市場銷售回升,拉動部分消費品進口增長。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下,前5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較一季度加快。二季度,食品煙酒類和文化娛樂類消費品進口增速較快,分別增長了8.8%和10.8%,此外,日化用品增長3.1%。
這里,我還想通報一個情況。去年12月1日起,我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上述國家進口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下一步,我們還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零關稅,用中國的大市場帶動各國共同發展。
中國人口眾多,當前正加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是全球最具成長性的超大規模市場。中國的市場持續擴容,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進口將更多惠及世界。
謝謝。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民營企業作為外貿主力軍,其進出口表現有何亮點?海關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勉勵廣大企業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今年以來,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重點政策措施,極大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在外貿領域,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表現可圈可點。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2.48萬億元,同比增長7.3%,占我國外貿的比重達到了57.3%,較去年同期提升了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進口均增長。具體來看:
一是民營企業持續領跑外貿。截至今年二季度,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已連續21個季度同比增長,增速持續領先。特別是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克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上半年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2萬億元,增速較全國整體高了4.4個百分點。
二是民營企業創新動能持續增強。民營企業攀“高”向“新”,加快推動產業升級。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8成。民營企業出口高技術產品增長12.5%。同時,民營企業積極推進設備更新升級,進口石化、電子等高端裝備也保持良好增速。
三是民營企業發展質量更加堅實。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企業實力顯著提升。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中,裝備制造業產品占半壁江山,船舶、汽車、專用裝備這些硬實力產品,出口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在國際市場的風浪中成長壯大,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規模前500大企業中,民營企業已占據218席位。
海關將繼續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持續加強通關便利、檢驗檢疫、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領域服務,著力解決民營企業進出口通關中的急難愁盼問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今年以來國際經貿形勢是復雜多變的,剛才也多次講到了,有報道指外資企業今年在華的信心是不足的,想問一下外資企業今年上半年在進出口方面的表現如何?他們是否受到了國際經貿形勢變化的影響?謝謝。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外資企業為中國經濟增長作出了積極貢獻,也是我國外貿的重要參與者。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資企業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4%,已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面對復雜多變的全球貿易形勢,在華的外資企業仍然堅持深耕中國、信心不減。
“深耕中國”體現在,外資企業把技術優勢與中國的產業配套優勢相結合,主要行業出口保持向上勢頭。在我國外資企業出口涉及的主要制造業大類中,專用設備、電氣機械、電子設備等制造業出口都實現了較快增長。近年來,在穩外資系列政策引導下,外資企業從駐足一地拓展為多點開花,布局更加均衡。上半年,東部、中西部、東北地區進出口中,外資企業的比重分別達到了30%、25.1%、26.4%。
“信心不減”體現在,在全球跨境投資波動下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把中國作為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資企業達到了7.5萬家,創2021年以來同期新高。外資企業加快產能投資,上半年進口高端裝備增長3.2%。同時,外資企業還立足長遠發展,加快創新研發,上半年進口保稅研發貨物增長了52.1%,占全國的7成以上。
當前,全球形勢不確定性上升,中國的政策穩定性和規劃長期性更顯得珍貴,相信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在中國有更大的作為、更好的發展。
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我們都知道,今年上半年國際形勢是錯綜復雜的,經貿合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盡管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出口還是保持了增長。請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謝謝!
呂大良:
好的,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盡管外部壓力和挑戰持續增加,但我國出口仍然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上半年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實現7.2%的較快增長。
從外貿主體看,三大類企業出口全部增長。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8.52萬億元、增長8.3%,外資企業出口3.49萬億元、增長5.4%,國有企業出口9687.3億元、增長3.8%。近年來,我國有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穩步增加,2015年、2019年、2023年分別超過30萬、40萬、50萬家,也就是說每4年增加了10萬家,今年上半年繼續增加8.5%。
從出口市場看,傳統、新興市場同時增長。上半年,我國對歐盟、日本、英國等傳統市場出口穩定增長,對東盟、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速都達到兩位數。我國向新興市場提供生產設備和技術,促進了當地的生產發展和就業,對東盟出口機床、對中亞出口農業機械、對非洲出口紡織機械都明顯增長。
從主要產品看,創新的底色更加鮮明。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高端機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儀器儀表出口增長14.7%??萍甲粤⒆詮姶龠M品牌打造,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達32.4%,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越來越多的企業緊跟國際市場需求變化,“量體裁衣”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產品。比如,對供電緊張地區,針對性研發了太陽能充電手機;對沙漠地貌較多的地區,推出了防沙塵、耐高溫的發動機,得到了海外客戶的點贊和好評。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出口平穩增長,底氣是完備的產業體系,動力是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本質上就是以不斷的高質量供給適配國際市場需求,相信下一階段我國出口將繼續風雨無阻向前行,風雨之后見彩虹。
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想問一下關于中歐。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各方對于中歐經貿關系都非常關注。剛才數據中提到,上半年中國對歐盟的進出口實現了增長,具體情況能不能再詳細介紹一下。謝謝。
王令浚:
謝謝。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歐建交50年來,雙方經貿合作優勢互補,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了300倍。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歐盟進出口2.82萬億元,同比增長3.5%,平均每天進出口超過150億元,相當于建交時一年的貿易值。上半年,歐盟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2.9%,穩居我第二大貿易伙伴地位。
從具體貿易數據看,中歐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一方面,產供鏈加速融合。比如,中歐汽車技術優勢互補,共同助推產業發展向新向好。上半年,我國對歐盟出口汽車零配件增長9.7%,從歐盟進口大型客車變速箱、車用柴油機分別增長了40.8%、65.2%。另一方面,消費市場深度對接。中歐同為全球重要消費市場,互為第一大消費品進口來源地。上半年,我國自歐盟進口醫療保健品、箱包、首飾等占我同類產品進口比重都超過了6成。我國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筆記本電腦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同時,中歐雙方在許多領域都有很大合作潛力。在互聯互通領域,截至今年6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11萬列,聯通了中國128個城市和歐洲229個城市,架起了中歐經貿往來的橋梁。在綠色發展領域,雙方的合作不斷加深,我國對歐盟出口風力發電機組、高壓變壓器都保持良好增勢。
我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愿同歐方一道,加大相互開放,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為雙方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全球經貿注入更多的穩定性、確定性。
謝謝。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
請問上半年跨境電商的出口情況如何?美國對自中國進口的小包裹加征關稅之后,相關的影響有多大?跨境電商商品對美國以外其他市場的出口情況如何?謝謝。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按照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統計調查制度,跨境電商的統計調查頻率是半年報和年報。上半年的跨境電商正式統計數據將于10月份發布,這里我先提供一個初步的測算數據。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約2911億元,增長9.3%。您關心的按照主要市場、商品等分組情況,請關注我們10月份發布的正式數據。
這里我也想說明一下,跨境電商統計本質上是一種分組統計,即從進出口總值中區分出跨境電商進出口。我們發布的月度、季度和年度進出口數據里,均已包含了跨境電商的進出口。
跨境電商是快速連接各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字橋梁”,也是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日益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您提到有的國家對跨境電商人為設限,我們認為并不能改變跨境電商本身的優勢,也不會改變國際貿易數字化發展大勢。我們愿同全球各國一道,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跨境電商健康可持續發展。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我們關注到,隨著國貨潮品“Labubu”在國內外市場的爆火,近期海關在多個口岸查獲山寨版“Labubu”,請問海關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中國的潮玩深受全球市場的歡迎。今年前4個月,我國出口的玩偶、動物玩具已突破百億大關,達到了133.1億元,增幅達到了9.6%。最近一段時間,“Labubu”全球火爆。海關總署公眾號連續發布的《海關大戰假布布》也上了熱搜。從中,廣大網友知道了海關一項職責——知識產權海關保護,這是根據海關法第44條、第91條行使的一項職責,也就是海關在進出境環節主動查驗或依申請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制止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支持和保護創新。
自1994年起,我們實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今年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1.1萬批次、3867.5萬件。其中,也包含廣大網友們關注的山寨“Labubu”。這個真偽鑒定的關鍵是看牙齒,正版是九顆尖牙,仿品常常因為模具的誤差,會減少一兩顆。教你們這個秘訣。
我很喜歡看大家在文章下面的評論,網友們都很有才,有的說:“關關的一小布,知產的一大步?!庇械牧粞裕骸安疾贾挥幸晃?,那就是海關發布?!闭f明大家都很重視知識產權,自覺支持正版,給大家點贊。
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年以來,中美-貿易比較受關注,能否介紹一下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情況?對下階段兩國貿易走勢有何預期?謝謝。
王令浚:
謝謝,我先通報一下中美-貿易情況。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總值2.08萬億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萬億元,下降9.9%,進口5303.5億元,下降7.7%。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中美-貿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長轉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達到了20.8%。
近期,日內瓦、倫敦經貿會談取得積極進展,中美-貿易有所回升。6月份進出口值從5月份不到3000億元,回升到超過3500億元,同比降幅也明顯收窄。
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既是全球化時代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是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客觀要求,也是兩國企業創新協同與民眾福祉提升的現實需要。
據了解,目前中美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愿再次強調,日內瓦共識和倫敦框架來之不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對話合作才是正道。希望美方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讓合作成為中美經貿的主旋律,推動全球貿易體系重回公平與開放的軌道,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應有貢獻。
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近日,舉行了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請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與其他金磚國家成員國和伙伴國之間的貿易情況。海關在助力金磚合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具體的工作?謝謝。
呂大良:
好的,謝謝您的提問。今年以來,金磚合作機制再次擴員,已經成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上半年,我國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6.11萬億元,同比增長3.9%,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8.1%。我們將貿易與投資相結合,與研發相結合,支持相關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也帶動了貿易增長。
在工業領域,金磚大家庭各自發揮比較優勢,化工、金屬、電子等產供鏈合作更為緊密。上半年,我國自其他金磚國家進口的印刷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增幅明顯,橡膠、塑料保持增長;我國出口石化機械、金屬加工機床等設備也較快增長。
在農業領域,現在金磚國家橫跨了亞、歐、非、拉,農產品各具特色,可以滿足彼此的多樣化需求。上半年,我國自其他金磚國家進口的棕櫚油、菜子油等食用植物油增長13.7%,蝦、蟹等食用水產品增長10.6%;同時,我國向其他金磚國家出口的柑橘、葡萄等也有較快的增長。我國還向其他金磚國家出口聯合收割機、棉花采摘機等農業機械,這些機械的出口增長了34.7%,助力相關國家的農業現代化。
在基礎建設領域,上半年,我國對其他金磚國家出口的壓路機、混凝土攪拌車分別增長42.7%和37.9%。同時,我們持續推動“綠色金磚”建設,與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合作在沙漠地區建設太陽能發電廠,助力相關國家的能源轉型。上半年,我國對其他金磚國家出口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增速超過了7成,風力發電機組的零件增長了11.8%。
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宣布建立金磚國家海關示范中心。海關總署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圍繞金磚國家“智慧海關”示范中心網、能力建設與交流合作、“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示范點三大任務,打造面向金磚國家的海關合作新高地。最近,也就是6月30日,金磚國家“智慧海關”示范中心網正式上線,一方面向其他金磚國家海關分享中國“智慧海關”建設經驗,另一方面也便利企業了解金磚國家的貿易政策。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推進金磚國家海關能力建設與交流合作,打造“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示范點,落實好您提到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成果,為金磚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提供有力支持。謝謝。
周建設:
時間關系,最后一個問題。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請問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大省、中西部地區外貿表現如何?有哪些特點和亮點?謝謝。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布局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沿海到沿邊,從東部到西部,區域布局不斷優化。今年以來,各地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協同共進,形成外貿發展合力。
一是外貿大省挑大梁。外貿大省在全國外貿總額中占比高,對穩定外貿基本盤發揮著關鍵作用。上半年,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進出口值合計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64.1%,同比增長4.8%,高出全國整體增速1.9個百分點,拉動進出口整體增長3個百分點。大省也是出口增長的主力,貢獻了全國出口近6成的增量。
二是沿邊省區潛力釋放。憑借獨特區位優勢,我國沿邊9個省區持續發揮與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的橋梁紐帶作用,上半年對周邊國家進出口突破了9000億元,增長了6.3%。沿邊省區對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等國進出口占我國對上述國家外貿比重均在一半以上。沿邊省區通過加強互聯互通和智慧海關、智慧口岸建設,帶動周邊國家優勢產品加快進入中國市場,上半年,進口的老撾橡膠、哈薩克斯坦亞麻子均快速增長。
三是中西部地區增勢良好。上半年,中西部18省區進出口3.95萬億元,增長11.2%,高出全國整體8.3個百分點,占比提升1.3個百分點,到了18.1%。中西部積極推進國際物流通道與產業協同發展,上半年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增長了兩成。
如果說外貿大省反映的是點,沿邊反映的是線,中西部反映的是面,那么點、線、面的結合,就描繪了上半年中國外貿的生動圖景。從中可以看出,我國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正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空間更加廣闊。
謝謝!
周建設: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兩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再見!